找到相关内容160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度佛教理论的基本构成

    三十七道品在《阿含经》中被多次讲述,为小乘、大乘共通的修行道。三十七道品基本上按修行渐次深入的次第而排列,其内容又可以互相涵摄。三十七道品又可分为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、八正道分。念处指种止息烦恼妄念的法门。正勤是种以精勤心断恶生善的法门。如意足意为引发神通的种法门,为已得禅定者所修之法。五根谓五种能令无漏法生根、坚固不动的东西。五力是由五根增长而自然产生的五种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0867007.html
  • 菩萨摩诃萨为度一切众生应次第行

    若法无自性;,是为非法。无所念,是为念佛。……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应念佛;,是为菩萨初发意次第行、次第学、次第道。是菩萨摩诃萨次第行、次第学、次第道中住,能具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...何以故?忍为善,般若为智慧,善、智具故名道。如是等,名为三事差别。  所以名次第者,若一切法无所有,初发心菩萨于是空法中,云何能渐次第学,以是故说次第。诸法虽空难解,次第行得力故,能得成就,次第行者,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2767256.html
  • 说菩萨句义——“大智度论”集粹之四十

    十八界,无记报,是名无记法。”  须菩提白佛言:“何等名世间法?出世间?”  佛告须菩提:“世间法者,五象、十二入、十八界、十善道,禅,无量心,无色定,是名世间法。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...亦如是。如念处净义毕竟不可得;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菩萨句义无所有,亦如是。……何以故?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菩萨、菩萨义,是一切法,皆不合、不散,无色、无形、无对,一相所谓无相。如是,菩萨...

    智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0368023.html
  • 精进蠡测谈

    皆不出三学,所以精进自然是统摄大小二乘了。  佛陀在最初声闻乘法中说自利内修的解脱道法,是三十七道品,分为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七类。此中的念处,能勤系心,是精进分;正勤是精进门;如意是中有精进如意;五根中名精进根;五力中由精进根增长的精进力;七菩提分中的精进菩提分,是以心能开悟,能到佛道涅架城;八正道中名正精进。  发心上求佛果下化群萌的大乘菩萨,修习六...

    顿 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5469775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讲纲(3)

    自覺知。現法身知。得三菩提。於未來世能說正法。覺諸聲聞。所謂念處.正斷.如意.五根.五力.七覺分.八聖道分。是名如來.應.等正覺。所未得法能得。未制梵行能制。能善知道.善說道。為眾將導。...)天乘(梵 deva-ya^na),以上品十善及禅八定为乘,运载众生越于洲而达天界。 2、在家众的如法生活 (1)经济生活 佛告婆羅門。有法。俗人在家得現法安.現法樂。何等為。謂方便具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976945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听课笔记第三讲

    ,三次说法,把释迦佛未度完的众生度脱。   弥勒所说的法,与释迦佛所说的法,无二无别,也是四谛、十二因缘、三十七道品(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圣道,这是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中...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听课笔记第三讲   、世界观   上次课讲的有情观,是分析有情的身心,在三界中如何生死轮回,在生死轮回中如何相续。这次讲世界观。   (一)世间   &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4277146.html
  • 从《十善业道经》谈起

    三十七道品(三十七菩提分):念住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等。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,故皆称菩提分法。   [viii] 无漏善,指远离烦恼过非之善法。“有漏善”之对称。为“见道...同时也是我们禅学会理事。所以我们是因缘具的。佛教里说因缘。最近我们会员大会刚刚举行,检讨去年的活动,在08-09年这个工作计划里,我们是会考虑会员活动的多样化。我们禅学会强调要共同研习、共同分享。...

    蔡沛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5982174.html
  • 静波法师:维摩诘经讲义六-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

    入于三摩地(正定、正受、等持),却不随禅乐而生贪著心,这就是菩萨行;   【经文】虽行念处,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,是菩萨行。虽行正勤,而不舍身心精进,是菩萨行。虽行如意,而得自在神通,是菩萨行...而不舍身精进,如是行,所以是菩萨行;又菩萨虽行,于如意,即欲如意、精进如意、念如意、思维如意,却不著相,即能契于神通,则能于一切法,随缘任用,纵横自在,所以是菩萨行。   【经文】虽行五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维摩诘经|般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9012019601.html
  • 生与死——佛教轮回说(七)

    烦恼,证得超越生灭的寂静涅槃。无常、无我,或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可谓声闻、缘觉二乘法的基本见地。   声闻、缘觉二乘所修的道,即四谛中道谛的内容,被归纳为八正道、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...正勤:已生恶令断、未生恶不生、未生善令生、已生善令增长。如意:为欲(意欲)、念、进、慧种修禅定、神通之法。五根、五力是由信(确信三宝)、进(精进)、念、定、慧五法,在内心生根,名五根,由根生长...

    陈兵教授

    |轮回|生与死|陈兵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3201722922.html
  • 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

    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。《阴持入经》译为:意止、意断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贤者、八种道行。   念处如下:㈠身念处。观身不净;㈡受念处。观苦、乐等感受都是苦...法,令止不忘令不减,令行不啻令行足,发方便行,精进摄制意,舍散恶意,是为意正断。[17]”   神足,又称如意,即种可以得到神通的禅定:㈠欲如意。由想达到神通的意欲之力发起的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641391.html